这周的前两天东升西落疯狂发酵,但后面几天又震荡起来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,难道这波行情真的到此结束了?下面给大家来捋一下思路!
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【重要提示】,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,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。
一,主力出逃
近期南下资金疯狂净流入,如果仅从净流入集中程度以及密集度来看,当下达到了2021年1月-2月的情况。这个时间窗口,刚好是上一轮牛市的巅峰时期。
那时候,有一种声音叫「南下抢夺港股定价权」。
从短期看港股的走势,你会发现,喊的最凶这段时间,最看好这段时间,港股是横盘的。
当下,港股众人拍手叫好,连散户看到一有回调,就冲进去加仓,
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你什么时候在别人都拍手叫好的时候,冲进去,能买到一个好价格,然后能赚到钱的?
这种情况有,但应该是极少的。
二,羊群效应
不只是港股,在A股也是这样,去年九月底那波行情起来之前,大家有看到别人在喊A股市场好吗?几乎没有!
但结果呢,很多人在七、八月份选择割肉,结果市场直接飙升!
紧接着国庆节,所有人都在说,节后还要涨,10.8号那天很多人进场直接被套!
都说,买在无人问津时,卖要人声鼎沸际,想做到这一点最难克服的就是人性!
在投资市场中,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完整的投资理念的,所以就容易随大流,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,这就是羊群效应。
殊不知,股票市场本就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,我们要看的也是少数人的行为,也就是机构资金的行为。
为什么说在别人都说好的时候,买进去,恰恰不赚钱呢?很简单,因为别人都是提前埋伏的,等你进场的时候恰好是拉升结束的时候!
三,利用工具
那我们应该怎么才能看清楚机构资金的动作呢?利用大数据,因为靠人去挖掘和分析数据太难了,
而大数据可以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、筛选、整理和挖掘,
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,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,比如「交易行为」数据,
尤其是像机构交易行为这样,本身就具有连续性、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的数据。比如下面这只股票:
大家注意看图中的橙色柱体,它是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特有的,表达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意愿,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持续时间越长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也说明机构资金越看好!
从图中标注的地方可以看出,其实在股价还没有明显启动之前,机构资金就已经提前进场,甚至还会故意制造下跌来让你出局,
所以,你以为是股价突然的拉升,但其实都是别人处心积虑设计的圈套,下面这只股票也是一样:
这只股票的走势更是大坑,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前,先制造下跌的趋势让别人下车,这样甚至可以拿到更低的筹码,
而在你看到股价拉升之后,选择进场,结果也只能沦为接盘侠!
这是机构资金提前布局的情况,那如果是机构资金压根不看好的股票,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?看下图:
上面这只股票,在股价进入下跌阶段时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也逐渐消失,如果看不到这一点的话,选择抄底该股,结果可想而知!
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小雅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
声明
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
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,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敬请知晓。